古玉辨伪有方法,明清两代鉴藏家早已有详细总结,应该如何学习

买玉网 玉器鉴定 93 0

传世的古代玉器是指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玉器中,非经正式发掘出土的和从未入土而流传于世的那部分玉器。传世古玉掺杂着伪古玉,辨伪是迫切要求。

古玉辨伪有方法,明清两代鉴藏家早已有详细总结,应该如何学习

玉环 商 径7厘米 孔径6厘米 厚1.2厘米

明清两代的收藏家、鉴赏家在古玉辩伪的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着以下两种途径和既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种鉴考古玉的方法,这就是传统的古玉辨伪法。

杨伯达在玉委会会刊发表的《传世古玉辨伪的科学方法》一文中,详细的介绍了古玉的辨伪,传统的古玉辨伪法大约始于宋,经明、清,流传到现在,并传至美、日、英、法等国。这种传统的辨伪法大致有既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种不同途径和做法:

古玉辨伪有方法,明清两代鉴藏家早已有详细总结,应该如何学习

玉环 新石器时代 径8.8厘米 孔径3.7厘米 厚0.4厘米

其一:文献一一古玉一一考证。

采用这种方法的代表人物是晚清考据学家吴大澂。他依照《周礼》研究传世玉器的名称、形制、规格及其功能,其研究成果又成为《周礼》一书的补充,并对古玉鉴定、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真代表作为《古玉图考》。

古玉辨伪有方法,明清两代鉴藏家早已有详细总结,应该如何学习

玉人首 商 长4.3厘米 宽3.4厘米 厚1厘米

他在序中讲到:“余得一玉,必考其源流,证以经传,岁月既久,探讨益广。”笔下之意,所列诸器均经考辨,是真器无疑了。但今天看来,其中显有伪器,说明他并不善辨伪,故自白:“唐宋以后,仿制之器多,而求玉之真者不可辨焉”。事实上,他亦为赝品所困惑而不能解脱。从这一角度来看吴大澂上述方法并非传世古玉的辨伪法,而是一种学究式的鉴定古玉的考证法,故亦有人称之为“经学式”研究。

古玉辨伪有方法,明清两代鉴藏家早已有详细总结,应该如何学习

玉兽面纹琮 商 高6.1厘米 径7.3厘米

其二:古玉一一感觉一一经验。

人们通过玩弄摩挲古玉,积累了这样或那样的感觉,久而久之便从诸多感觉中得到一些辨伪和鉴定的心得和标准,因为这种辨伪标准一般说都缺乏客观依据,往往是主观的臆断,这是明清古玩商、收藏家的古玉辨伪说法。

古玉辨伪有方法,明清两代鉴藏家早已有详细总结,应该如何学习

玉凿 新石器时代 长11厘米 宽2.9厘米 厚2.5厘米

古玩商的古玉辨伪经验首先来自师傅的传授(代代相传),其次是从自己的观察体会中积累起来的,或者是从收藏家那里听到的。古玩商是以营利为目的进行骨董交易活动的商人,收进的玉器只要有利可图便很快地又卖出,一般说不会留下来自己去欣赏怡乐。不好的古玉卖不出高价,又不能很快售出,便积压下来。

古玉辨伪有方法,明清两代鉴藏家早已有详细总结,应该如何学习

玉玦 红山文化 径5厘米 孔径2乘以2.2厘米

还有,古玩商经手的玉器不会有什么由古至今的系统性,其进出是碰运气,取决于买卖双方,所以他们的感觉和经验往往是支离破碎的,难以系统化、条理化,为了赚钱,往往将其感觉和经验蒙上一层离奇的、古怪的、臆说的蛊惑色彩,如尸沁、水银沁:“凡在土中五百年体松受沁,质似石膏;二千年形如朽骨;三千年烂为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则烂为泥”等等,就是他们臆想出来的。古玩商的古玉鉴定比较可靠的部分是20世纪出土的殷墟玉(安阳坑)、宝鸡的西周玉及洛阳金村的战国玉器而已。

古玉辨伪有方法,明清两代鉴藏家早已有详细总结,应该如何学习

玉兽头玦 红山文化 高15.4厘米 宽10.5厘米 厚4.2厘米

上述传统的古玉辨伪法不会随着时代变迁、条件改善而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而是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去取代它。需要借鉴传统辨伪法的合理成分,尤其是有关辨伪的古文献。所以,今天我们对待传统的古玉辨伪法要持公正的、科学的态度,这就是“批判地继承”,用于当今整理、鉴定古玉的工作中。

标签: 玉器鉴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