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清代中晚期的玉器制造已现颓废的态势

买玉网 玉器品牌 111 0

接上期:清代仿古玉器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清代玉器逐渐衰微是从嘉庆十八年到咸丰十一年,1813-1861年,共48年的时间,但是其根源实际上从乾隆时期的好大喜功就已经埋下伏笔了。

沈华:清代中晚期的玉器制造已现颓废的态势

到了嘉庆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逐渐衰微,主要的表现有以下两点:

一是由新疆年每进贡的玉材由减少一半到暂停进贡,出现了需求下降的明显趋势;

二是玉器的碾琢要求和工艺标准陡然大减,做工不再像乾隆时期那么精益求精。

以嘉庆十八年清宫档案的记载为例,收到新疆贡玉青白玉子大小1240块,共重2058斤2两6钱,虽然号称年贡玉减半,但制玉仍然保持着上一年的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直至嘉庆二十五年止,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是仍可维持嘉庆十八年的水平,而无大增减,这种局面一直到了道光元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沈华:清代中晚期的玉器制造已现颓废的态势

道光皇帝昱宁标榜孝道,崇尚节俭,后人说其皇袍都打着补丁,对衣食住行都加以节制。从清宫档案的记载看,以他的饮食为例,晚膳菜饭只5-6样,不过五六吊钱,跟他的爷爷弘历的奢侈晚膳,两者相比悬殊太大,在这种节俭的氛围下,玉料的进贡自然也被停止下来。

沈华:清代中晚期的玉器制造已现颓废的态势

“道光元年五月六日档房过堂抄1件,内开:四月二十五日由内阁抄出奉旨:现根据军机处具奏 今查造办处存贮玉子尚多,足敷应用,着和田、叶尔羌办事大臣将此项每年应进玉子暂行停止。钦此。”

道光所降谕旨,不过是暂行停止,可能是旻宁为了实施节俭政策的一种措施,可是从此,即1821年以后,连年的平叛和战争,所以直至1911年清朝覆亡时的110年内,再也没有希望恢复年例玉贡。这也给另一种材料---翡翠的登场奠定了材料稀缺的良好基础。

这一切的发展可能并非是道光皇帝的本意,但是历史的发展总是无情的,它不以皇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甚至连他本人也只有暂停玉贡的决心,但没有恢复玉贡的铁腕。

沈华:清代中晚期的玉器制造已现颓废的态势

这一年和田、叶尔羌年例呈进青白玉1047块,选择成做小式活计玉子57块,请交如意馆预备传办活计之用,玉册2份青玉2块,请交广储司收贮。这里面特别要注意的是,成做小式活计玉子57块,这种情况是嘉庆以前所没有的,是从道光开始的。

道光登基所用之宝册,是从广储司银库、如意馆旧存玉块挑选玉册25块,玉宝3方,照旧是苏州织造成做。

沈华:清代中晚期的玉器制造已现颓废的态势

但是一直过了三年之后,于道光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才制完送到。

连皇帝登基定制的玉件,碾琢被拖得时间这样长,可知这时苏州琢玉的效率也大大下降。

旻宁“治尚恭俭”暂停玉贡,但并不是停止玉器的琢治,只是在加工上不再参与设计,有所收敛, "不必画样交各处制办活计”,而且在数量上也不像乾隆时期那样庞大。

道光年间清宫原有的机构还在照常运转,为旻宁皇帝琢玉的还有造办处、金玉作,如意馆偶尔参与制作。

沈华:清代中晚期的玉器制造已现颓废的态势

苏州承做玉宝玉册,粤海关制过翡翠搬指,但杭州、江宁、两淮、淮关、长芦、凤阳、九江,不再接办传做下来的玉器活计。

这一点却与乾、嘉两代截然不同,也是清宫玉业衰微的一个重要表现。

嘉庆时期地方大吏贡进玉器甚多,但从道光二年起,停止进贡玉器,这也是清宫收藏道光玉器极少的重要原因。

咸丰正是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朝不保夕的时候登上了宝座,照例总是要新制玉宝玉册,当时还刻过长春宫宝(玉)和体元殿宝(田黄)等。新制玉器如此之少,也是清帝中最突出的一人。

当然,这不限于玉器一类,而是这一时期工艺美术的普遍现象。

这个时期从产量上说,最大宗的算是瓷器,但与乾隆、嘉庆两代相比也是寥寥可数,与道光相比也少得可怜。通货膨胀迅速高涨,铜钱的面值被不断刷新。

总之这一时期因战争关系所有的工艺美术生产都处于萧条或停顿状态,玉器业也是不能例外的。

清晚期的太平天国运动使苏州、扬州两地玉器制造业受了严重的摧残,一度完全停止生产。大量的手工业者逃离原有的生产场所和加工场地,也是对传统制造行业的一大打击。

在玉器的制造和创新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可以肯定的是,咸丰时期是清朝经济和文化衰落一个最明显的阶段,也是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的空白点或薄弱点,这是必须承认的,也给清代工艺史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沈华:清代中晚期的玉器制造已现颓废的态势

标签: 苏州玉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