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放大镜下怎么鉴定玉器

买玉网 玉器鉴定 113 0

  玉器收藏知识:古玉鉴定解谜 (供参考)

玉器收藏知识:古玉鉴定解谜

台湾有个文豪叫李敖,他说:鉴古方知今。这就是今人好古的原因,中国人好古玉,是骨子里的。

  1、什么是古玉:

  古玉是出自古人之手,反映古人心声的玉雕。不是你、我、他想像出来的或理论出来的。

  现代玉雕和仿古玉雕就不具备这个特征。玉玩的是文化含量,越古越好。 仿品多,长眼哪!

  2、什么是鉴定 :

  鉴定并不神秘,简单的说就是:用标形器和被鉴定器对比。实际要复杂一些,要经过:立标、观察、涉猎、积淀、总结、反馈、否定、精练、反复、对比。

  每个阶段都有可能误入歧途。如果说自我否定是进步的关键,那么有几个人有勇气;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失误,而能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哪。多数人误入歧途并不奇怪。十条老牛也拉不回来。

  3、长眼靠什么:

  一不靠老师;二不靠书本。[书不能一点不看] 靠真标本自悟,不断扩大标本品种。

  不怕鬼,不信斜,错了从新来。茅台酒的味道靠自己品。没有悟性就分不清忠告和骗术;没有悟性是一片黑暗。

  4、悟性从那里来:

  有人叫境界,有人叫慧根。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足以,那就是你的悟性使然。人们注定要在大多数事上一塌糊涂。

  这和智慧、文化水平无关,没什么不服的,越不服越陷的深。悟性就是指引你的上帝之手。

  5、会与不会之间:

  玩古玉的人中,多数人终生入不了道[百分之九十]。部分人摆脱不了二把刀[百分之十]。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能成手,也就是鉴定准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只有难断没有错断的人,这就是现实。

  但愿能改变之,这不是单方所能为的。

  6、有那么多古玉吗:

  有了眼就知道有多少古玉了。现在是收藏古玉的最好时机,假的比真的卖的好。

  7、收藏者的难处:

  普通收藏者的最大难处就是,找不到标形器。博物馆的展品不能成为标形器,因为标形器必须能长期密切接触。

  不要小瞧真品碎片,那是长眼的利器。盲目拜师是第二个误区,他的老师就走偏道了。

   8、专业人士的常见误区:

  专业人士不存在标形器的困惑。但是他们容易对市场不敏感;对高仿品缺乏研究。只有知道假的为什么假,才能对真的为什么真有更深刻的认识。

  专业人员有高有低很正常。[希望上述评论没有得罪专家和老师]

  9、长眼有诀巧吗: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说有是因为悟道的过程各不相同,各有个的特点。说没有是因为茅台酒的味道没人能说清楚。同饮一杯酒的人表述也各不相同。鉴定是工匠之述,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也有好眼力的。

  信息是直观的,理论多了可能是好事,也可能画蛇添足。这就是有些高级文化人入不了套的原因。

  10、打眼的启示:

  打眼是必须的,打疼了就长记性了[多数专业人士缺乏这个刺激],悟性好损失就会小。 二把刀打眼有两种:一是非买不可,买到手就明白了。

  二是买后怎么看怎么对,经过别人的点评和时间的沉淀才会明白。初学者不存在打眼,买前买后都要经过充分论证,立标是最关键时期,好的专业人士是最好的征询对象[注意专业人士的关键作用]。不要乱投师,不要怕多跑路,不要怕多花成本。

  11、捡漏:

  很多人讲故事说:他花百、八十元就买了个大国宝,还编一套理论以证之。

  你信吗。成手也不敢轻言捡漏,卖的总比买的精。他可能低价给你,那是他没有回家路费了,东西他很清楚是什么。这等事太难了。初学者千万不要做梦取媳妇,这是走瞎道的上帝之手。

  12、古玉鉴定的步骤:

  专业人士鉴定多从断代开始,教科书对文饰的研究很多,正统学者深受其害。

  非专业人士多从真伪开始。但殊途同归。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观就没有断案的证据。[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

  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

  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无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c、玉质:

  新疆和田玉:是最美观,文化承载量最大的一种玉。

  商代以后的贵族器物多选此玉。其以今天的俄罗斯玉分子结构一致,仪器无法判别是和田料还是俄罗斯料。俄料多山料、和田多子料。西汉和田料品种最全、质量最好,常见黄玉、羊脂玉等。 辽宁岫崦玉:红山文化器物多采用此玉。古玉多料精工细。[注意区分岫崦黄玉、和田黄玉的区别]

  河南独山玉:主要有两种颜色,白青色和白绿色,白青色多做仿古器,白绿色多做抵挡仿翠件。

  古器中少见此玉。

  地方玉:各地产地方玉,多半石半玉。常见于高古器、良诸器、葬器等。

  阿富汗玉:密度、硬度低,很像玻璃。古器少见此玉。

  玻璃料器:料器装饰物[多战国]有大量出土。说起来是笑话,现在料器做的很像玉,很多行家打眼。

  [普通试硬度的方法必须在古玉鉴定中删除。古玉有包浆不能破坏之。]

  d、形神:

  如果说神是艺术之魂,那么古人之魂必不同于现在之魂。故再好的工匠也仿不出古人之魂。此魂必丛真品中领悟,不可自以为是。

  e、腐蚀:

  某些介质对玉表面有腐蚀作用。

  土中玉器的腐蚀痕迹多为点状分布,像天上的星星或星星的集中;而非连续片状。汉墓中的铁器腐烂后形成的硫酸铁、亚硫酸铁,对玉的腐蚀作用最大。

  f、文饰:

  文饰千变万化且易仿,不宜作为判断真伪的依据。对文饰的了解有助于断代。

  g、刀痕:

  刀痕的研究对古玉鉴定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注意是刀痕不是刀工]。

  刀痕研究首先要掌握一点机械常识,如轴、轴套、转速、同轴度、跳动、偏摆,电动陀具、非电动陀机具结构特征、差别。陀具进化过程等。

  (1)陀机具进化简述 同轴度是陀盘中心和转轴中心的误差。跳动是陀盘每转一周的上下位移。偏摆是陀盘每转一周偏离其所处平面的误差。

  现在机戒有误差,古代机戒误差更大。从理论上讲,陀具应先于玉器出现,无陀具则无玉器。自从有了机器,高难度的玉器加工才有了可能。轴在轴套中转动,轴套是轴的支撑,轴和轴套发生摩擦。转动:古为手动,今为电动,一慢、一快相差数百倍。出土的管状、柱状玉器,很可能就是轴和轴套。

  商代以前的轴和轴套多为玉石器,商周多为铜器,汉以后多为锻打后的铁器。故汉代陀机具精度大为提高,加工能力明显增强。这不仅表现在轴和轴套的配合上,而且表现在机件加工工艺性能和机戒的结构精度;机戒品种等。汉代出现精美的高浮雕并不奇怪,这是中国玉器史上划时代的一页。

  唐宋时期陀机具结构、精度、种类更加完善,但少有突破。一直延续到清代,陀机具的精度才又有了新的进步。现代电动陀机具精度高、速度快、刀更硬,进给力大,切削力强,故常显刀痕粗大、崩茬。又因现代陀具精巧、灵活,也不乏精细之做。此类仿品成本必高,各项都仿到位是不可能的。

  没有仿到位,只有研究不到位。

  (2)刀痕鉴别 机戒性能上的区别,必导致工艺方法的不同,刀痕特征不同。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古玉鉴定的利器。这里也是传统古玉鉴定理论的缺憾,即刀痕研究理论的缺失 。战国以前的陀机具大同小异,一般只能进行粗加工。

  细部都是手工刀具加工的,那时的手工刀具,一刀只能划出一条白痕,一个局部就要千万、万万刀,可见时间和人力的投入。细如发丝的阴刻线,细看也是多刀完成。如此工艺自然精细工整。只有葬器较为粗糙,孔、边未精加工。汉代器物陀痕和手工刀痕交织,工艺能力大幅度提高。

  唐以后的器物以陀痕为主,仍能看出随着陀具的进步,器物表面痕迹的变化。[古玉即便有抛光,也不足以破坏表面刀痕。]崩茬、刀痕粗大是现在电动工具所为。无刀痕是现代抛光,菊皮状是过化学抛光。钻孔内壁有明显刀痕是电动钻头所为。陀痕和电动工具痕迹的区别只能在实践中逐渐掌握。

  13、生坑、熟坑和盘玉:出土后未经过处理或盘玩的叫生坑;否则叫熟坑。盘玉是国人玩玉的传统。盘:把玉攥在手里盘玩。新玉、老玉都要盘,盘过的玉润泽漂亮,盘后古玉比新玉变化更大 。所以有一部分人不赞成盘高古玉。甚至有人不认盘过的高古玉,这和港台的风气有关。

  以自我的审美去欣赏玉雕,并不为过。以自我的审美去欣赏古玉,就大错特错了,标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古玉好保存,文化承载量大。经过大家的努力,鉴定的问题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古玉鉴定争议多,权威大家要多找找原因。

  14、鉴定人员资格认证:现在不仅鉴定人员证有泛滥之势,而且资格认证本身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现在的认证程序是:交学费\完成学时\发证。大谬!资历、学历、名气都不是认证标准。书本上的东西没有多少对鉴定有用。尤其是现在的教科书。茅台酒的味道,说出来就走样。认证不需要纸上谈兵“有些人就会纸上谈兵”,要实物实战,用真本事说话。资格认证不解决,一切都无从谈起。

  鉴定人员资格认证标准只有一个-----实物鉴定准确率考核。

更新时间:2006-6-16 文章录入:admin

  玉器鉴定方法

2005/09/09

对于市场上玻璃仿制品的辨识,可以从三处观察:1。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的致密性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2。用放大镜查找气泡,有气泡的是玻璃;3。

  玻璃色调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的油润、浑厚感。比较难识别的品种以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假玉为主,因为颜色可以任意调配,放大镜也很难找出气泡,所以使用肉眼检验的话,除了一般不实用的破坏性检验、敲碎找石质断面、火烧看其反应等办法外,关键要看玉器表面有无天然石纹,人为加工的毕竟不自然,高倍放大镜下更会暴露无遗。

近年来,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突破了前人鉴定古玉的一些理论,给辨伪工作带了新的难题,致使许多博物馆收藏家对高古玉不敢问津,有的怀疑一切,有的又片面的扩大化的肯定一些高仿品。面对近年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鉴定古玉的方法已不适应当代古玉的辨仿。

  现需要我们不要停留在原有的鉴定理论上,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仿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深入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是依靠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测去鉴定真伪。下面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收藏经验、市场经验总结以下六点鉴定方法,有些是前所未有的新方法。

  六条作用可以互相转换。

   一、工艺痕迹鉴定

   谈古玉工艺,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艺。其无外有两大方面,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砂袋、砂箱抛光工艺。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特点为钻孔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另外,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这是穿孔鉴定重要方法。

  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同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解玉砂、兽皮等为之。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粗细不均,但较为顺畅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

  这种工艺是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主要鉴定方法,望大家多观察实物,多比较,需强调一点: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鉴定。

   二、氧化鉴定

   这也是鉴定古玉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氧化是指玉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氧化有三种现象:一是钙化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蚀孔、蚀斑现象;三是氧化严重成粉状。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浸蚀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

  再一种有氧化情况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程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浸蚀成粉末。重要一点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不这样。目前用酸类物质浸蚀伪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浸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古玉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

  此种方法需注意的是,有个别作伪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这需从加工痕迹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凝结物鉴定

   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它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

  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对实物观察所得。出土品的包浆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

  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现流行一种把古玉用细铁丝缠上,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红褐土锈可固结在玉上。但古玉很少与铁一类物质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类玉剑具是如此。

  这样的伪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卖行出现,并且在玉器上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过的痕迹。真不可思议!

   四、艺术水平鉴定

   这也是最难仿制的因素。在中国玉器制作工艺史上,每个时期都有特点鲜明的艺术风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每个时期既有成熟的艺术,又有不成熟或成长中的艺术。

  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一些玉器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看玉器图录及博物馆、收藏家的实物资料。另外,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宁说:“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判断、结论,都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中去考虑。

  ”在古代玉器艺术水平中,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的,具体体现为那些艺术水平高的玉器更难仿制,鉴定起来也相对容易,正所谓有形无神。辟如汉代玉人物、马、兽类,特别是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满、流畅的线条,迄今仍极难仿制。可以说,愈是技术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型复杂作品,愈容易鉴定。

  原因是制作难度大,容易留下破绽;相反,那些器形简单的、艺术含量低的玉器仿制特别容易,鉴定起来更难。

   五、沁色鉴定

   沁色鉴定重在学习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之间的颜色变化,实则是实物现象,它所产生的自然质变到色变。

  我们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扩大渗透,严重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

  重要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火烧伪沁并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处进行的。

  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还有一点就是玉的存放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可以无沁。

   六、气味鉴定

   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味。

  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好的办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

  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古玉辨伪四误区

   很多谈古玉鉴定方法,常以下列方法作为主要鉴定方式。

  根据中国古玉出土的数量以及我们研究的水平,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商至汉的玉器类型学还不完善,我们发现的数量更有限,每一次大量玉器的出土,都有一些新的器型、新的艺术风格、新的类型,所以,下列老生常谈四点鉴定意见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参考而已。

   (一)、造型辨伪。

   有些资料很强调这一点,其实原始艺术出自于民间,历史上所有的玉器的造型,对于现代科技及民间艺人来说,仿制还不算太难。造型及某些艺术风格现在并不能作为辨别真伪的内容。但也存在某些特别精湛的造型的艺术品特别难仿,这就是所说仿品的“有形无神”了。

  难仿的是艺术水平,而不是造型。

   (二)、玉质、玉材辨伪。

   其实,玉的质地与真伪并没有直接关系,“千种玛瑙万种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古玉材都十分繁杂,每个时代,玉材都很复杂,《山海记》记载玉的产地有二百多处。

  只能说明的是:商周至秦汉,重要礼玉多用和田玉材,但也不绝对,也常伴有其它不明产地的玉类出土。特别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罗斯、阿富汗白玉。玉材不可用辨伪依据。

   (三)、纹饰辨伪。

   千万不要一遇到同种纹饰数量较多的玉器即认为是伪器,同一品种,甚至珍贵品种集中出土一批,也在情理之中,有些人眼中的古玉精品好象世间只有一件,只要看见第二件就说这是仿此制做。

  不要忘记,在商周秦汉数千座王侯贵族墓葬里,我们只由政府发掘了屈指可数的几座完整墓葬。由各种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还都散存于民间,它基本上是不朽、不腐、不碎的。我们知道:当前古玉的高科技作伪都已利用电脑成像,玉器纹饰并不复杂,都比较容易仿出来,但也有未知新的纹饰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所以当前以“纹饰”不能做辨伪依据。 

   (四)、风格辨伪。

   很多人一眼望见形制特殊风格的精品,就不再细看,就不屑一顾地妄断“伪品”。其实,不是形制超越时代局限所为的风格玉器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它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能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观察玉器,很多朝代玉器类型学的建立目前还不成成熟。

  再重复一句:“数千座垄断玉器的王侯贵族墓,我们只发掘屈指可数的几座。由政府所掌握的玉器数量大概还不到古玉总数的千分之一。”这是不可争辨的事实。每次发掘,我们都会看到新风格玉器出土,今后还会发现新的风格玉器作品,当然每个时代,有其特定风格,但这早被作伪者掌握。

   其他还有:“以科学发掘为主,颜色辨伪等”均不太适合玉器辨伪方法,仅能作参考而已。另外,无论哪一种鉴定方法,多属于阶段性成果,没有一成不变的自然法则。作伪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鉴伪水平的提高,而作伪的水平会无休止的发展下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方法,停留在已掌握的技术水平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地深入市场,深入实践,多摸索,才能长期地提高我们的鉴定水平,不唯经验论。

   现在文物界有一个普遍认识:只要是研究某领域或专题文物理论文化的大专家,大师级人物,就一定毫无异议地认为他同样也是鉴定家,我们不怀疑文物理论研究有助于文物鉴定,也有一少部分既是理论大家又有实践鉴定经验。

  但事实上,文物学研究和文物鉴定是两个概念。文物研究,如玉文化研究可以坐在室内,在文献上研究,至著书、立说。但他不一定是一个鉴定真伪的专家,鉴定真伪是实践学,是市场经验,是收藏经验,是那些夜以继日对实物研究,痴迷的收藏家,而不是有些所谓的文物理论家。

  直白地说,现在玉作坊的玉工大多都能看出古玉或仿古玉的“老工、新工”,但他们对玉文化,或理论研究可能一窍不通;再者,我们求鉴定,也不要迷信权威部门,权威人士,高龄人士;我们首先看权威部门的专题文物收藏量,权威人士是否象收藏家那样,整天有资格接触藏品?是被动研究?还是兴趣研究?是否经常去市场研究?特别是鉴定伪古玉与年龄无直接关系,因为当前鉴定伪古玉的对象主要是近几年的高科技造假,老办法不够用了。

  这就要求我们辨证对待人和物,有些学者在某些文物领域的理论与文化研究确为大家,乃至大师,德高望重,但辨伪未必有水平,因为那是属于另一门专业技术。

放大镜是宝石研究的最基本配备。研究宝石所用的放大镜可不是福尔摩斯所用的放大镜,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一般的放大镜的倍率不够,且影像会在镜框边缘造成歪斜,因而不能用来观察宝石。

  宝石用放大镜的尺寸较小,且用了两片凸透镜,使其经精密设计后,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及无歪斜影像。市售的宝石用放大镜的倍率在10x~22x不等,其实20倍差不多已经是放大倍率的极限了,但是放大镜不能一味求其高倍率,放大倍率越高,当然可以看到较细微的细节,但同时也使其可视焦距变窄了;也就是说,高倍率放大镜能清楚观察到的物体深度,较低倍率放大镜能观察的范围为小;而若是要观察的细节,仅有一部份在可视焦距范围内,那观察起来就很辛苦了;因此,宝石用放大镜倍率选择10倍者最好,没有必要高于此倍率;若真要观察更高倍率的细节,那就只好使用显微镜。

  10倍宝石用放大镜,尺寸只有几公分大小,便于携带,让研究者即使在没有其它精密仪器的情形下,也能对宝石做初步的观察。

  使用放大镜可用来观察宝石的内含物、双折射重影和其它细节。宝石内含物是鉴定宝石种类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天然或人造宝石,可能会具有独特内含物,宝石学者甚至可以藉观察到特殊内含物而推测出宝石的产地。

  不过,这当然需具备丰富的宝石知识及经验。当观察的宝石是具强烈双折射种类时,透过放大镜由其光轴方向看过去,可看到背面的刻面线条有重复的现象,这也就是某种土法分办真假水晶的的原理:放一根头发在水晶背后,会看到两根。不过水晶的双折射其实不大,要能看到头发一分二,可得要相当大的水晶。

  具有强烈双折射而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到刻面重影的宝石,较常见的有锆石,贵橄榄石及电气石。放大镜对银楼业者来说,也是相当有用的仪器,因为钻石的净度(Clarity)分级,全美(F)及极极微杂质(VVS)的分别就是用10倍放大镜能否观察到其杂质。另外,放大镜还能观察宝石的刻面情况,裂口形状等,是相当多用途的仪器。

  使用方法放大镜的使用算是蛮简易的,先将宝石擦拭干净,再利用镊子或四爪镊子夹起,以避免沾到指纹或灰尘;观察物,放大镜,以及眼睛三者的距离都要蛮贴近的,前后调整距离以找到最清晰的效果.但是有几点要注意的,使用放大镜其实是很伤眼睛的,每观察五分钟,最好要让眼睛休息十分钟;观察时,要训练两眼同时睁开;另外,宝石的内含物,在光源的角度不同,或者不同的透射反射情况之下,所能观察到的难易度不一,需采用多种角度尝试。

  玉器鉴定方法

2005/09/09

对于市场上玻璃仿制品的辨识,可以从三处观察:1。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的致密性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2。用放大镜查找气泡,有气泡的是玻璃;3。

  玻璃色调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的油润、浑厚感。比较难识别的品种以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假玉为主,因为颜色可以任意调配,放大镜也很难找出气泡,所以使用肉眼检验的话,除了一般不实用的破坏性检验、敲碎找石质断面、火烧看其反应等办法外,关键要看玉器表面有无天然石纹,人为加工的毕竟不自然,高倍放大镜下更会暴露无遗。

近年来,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突破了前人鉴定古玉的一些理论,给辨伪工作带了新的难题,致使许多博物馆收藏家对高古玉不敢问津,有的怀疑一切,有的又片面的扩大化的肯定一些高仿品。面对近年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鉴定古玉的方法已不适应当代古玉的辨仿。

  现需要我们不要停留在原有的鉴定理论上,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仿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深入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是依靠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测去鉴定真伪。下面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收藏经验、市场经验总结以下六点鉴定方法,有些是前所未有的新方法。

  六条作用可以互相转换。

   一、工艺痕迹鉴定

   谈古玉工艺,主要是古玉加工工艺。其无外有两大方面,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砂袋、砂箱抛光工艺。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特点为钻孔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另外,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这是穿孔鉴定重要方法。

  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同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解玉砂、兽皮等为之。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粗细不均,但较为顺畅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细凹线,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

  这种工艺是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主要鉴定方法,望大家多观察实物,多比较,需强调一点: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鉴定。

   二、氧化鉴定

   这也是鉴定古玉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氧化是指玉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其它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

  氧化有三种现象:一是钙化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二是蚀孔、蚀斑现象;三是氧化严重成粉状。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浸蚀形成的小孔洞,有的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的化学变化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

  再一种有氧化情况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程度轻重不一,但自然地覆盖在玉器局部或全部,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浸蚀成粉末。重要一点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火烧假玉器就不这样。目前用酸类物质浸蚀伪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积凸凹不平的浸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古玉其蚀孔常常是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

  此种方法需注意的是,有个别作伪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这需从加工痕迹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凝结物鉴定

   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它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

  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对实物观察所得。出土品的包浆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溶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

  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现流行一种把古玉用细铁丝缠上,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红褐土锈可固结在玉上。但古玉很少与铁一类物质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类玉剑具是如此。

  这样的伪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卖行出现,并且在玉器上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过的痕迹。真不可思议!

   四、艺术水平鉴定

   这也是最难仿制的因素。在中国玉器制作工艺史上,每个时期都有特点鲜明的艺术风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每个时期既有成熟的艺术,又有不成熟或成长中的艺术。

  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看一些玉器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看玉器图录及博物馆、收藏家的实物资料。另外,还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宁说:“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判断、结论,都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中去考虑。

  ”在古代玉器艺术水平中,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的,具体体现为那些艺术水平高的玉器更难仿制,鉴定起来也相对容易,正所谓有形无神。辟如汉代玉人物、马、兽类,特别是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满、流畅的线条,迄今仍极难仿制。可以说,愈是技术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型复杂作品,愈容易鉴定。

  原因是制作难度大,容易留下破绽;相反,那些器形简单的、艺术含量低的玉器仿制特别容易,鉴定起来更难。

   五、沁色鉴定

   沁色鉴定重在学习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之间的颜色变化,实则是实物现象,它所产生的自然质变到色变。

  我们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黑漆则可能产生黑色沁,黄土内埋藏,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所产生的。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扩大渗透,严重的可浸透全器,这叫“满浸(沁)”,盘玩之后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由灰白变红。

  重要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较乱的沁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火烧伪沁并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处进行的。

  通过强白灯光下观察可知这一点。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的。还有一点就是玉的存放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可以无沁。

   六、气味鉴定

   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还有传世味。

  一般玉器气味以新近出土最为浓烈,熟悉这种气味最好的办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单纯的土气味。

  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早晚出土,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味则必假。

   古玉辨伪四误区

   很多谈古玉鉴定方法,常以下列方法作为主要鉴定方式。

  根据中国古玉出土的数量以及我们研究的水平,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商至汉的玉器类型学还不完善,我们发现的数量更有限,每一次大量玉器的出土,都有一些新的器型、新的艺术风格、新的类型,所以,下列老生常谈四点鉴定意见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参考而已。

   (一)、造型辨伪。

   有些资料很强调这一点,其实原始艺术出自于民间,历史上所有的玉器的造型,对于现代科技及民间艺人来说,仿制还不算太难。造型及某些艺术风格现在并不能作为辨别真伪的内容。但也存在某些特别精湛的造型的艺术品特别难仿,这就是所说仿品的“有形无神”了。

  难仿的是艺术水平,而不是造型。

   (二)、玉质、玉材辨伪。

   其实,玉的质地与真伪并没有直接关系,“千种玛瑙万种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古玉材都十分繁杂,每个时代,玉材都很复杂,《山海记》记载玉的产地有二百多处。

  只能说明的是:商周至秦汉,重要礼玉多用和田玉材,但也不绝对,也常伴有其它不明产地的玉类出土。特别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罗斯、阿富汗白玉。玉材不可用辨伪依据。

   (三)、纹饰辨伪。

   千万不要一遇到同种纹饰数量较多的玉器即认为是伪器,同一品种,甚至珍贵品种集中出土一批,也在情理之中,有些人眼中的古玉精品好象世间只有一件,只要看见第二件就说这是仿此制做。

  不要忘记,在商周秦汉数千座王侯贵族墓葬里,我们只由政府发掘了屈指可数的几座完整墓葬。由各种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还都散存于民间,它基本上是不朽、不腐、不碎的。我们知道:当前古玉的高科技作伪都已利用电脑成像,玉器纹饰并不复杂,都比较容易仿出来,但也有未知新的纹饰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所以当前以“纹饰”不能做辨伪依据。 

   (四)、风格辨伪。

   很多人一眼望见形制特殊风格的精品,就不再细看,就不屑一顾地妄断“伪品”。其实,不是形制超越时代局限所为的风格玉器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它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东西,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能以先入为主的思想去观察玉器,很多朝代玉器类型学的建立目前还不成成熟。

  再重复一句:“数千座垄断玉器的王侯贵族墓,我们只发掘屈指可数的几座。由政府所掌握的玉器数量大概还不到古玉总数的千分之一。”这是不可争辨的事实。每次发掘,我们都会看到新风格玉器出土,今后还会发现新的风格玉器作品,当然每个时代,有其特定风格,但这早被作伪者掌握。

   其他还有:“以科学发掘为主,颜色辨伪等”均不太适合玉器辨伪方法,仅能作参考而已。另外,无论哪一种鉴定方法,多属于阶段性成果,没有一成不变的自然法则。作伪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鉴伪水平的提高,而作伪的水平会无休止的发展下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方法,停留在已掌握的技术水平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地深入市场,深入实践,多摸索,才能长期地提高我们的鉴定水平,不唯经验论。

   现在文物界有一个普遍认识:只要是研究某领域或专题文物理论文化的大专家,大师级人物,就一定毫无异议地认为他同样也是鉴定家,我们不怀疑文物理论研究有助于文物鉴定,也有一少部分既是理论大家又有实践鉴定经验。

  但事实上,文物学研究和文物鉴定是两个概念。文物研究,如玉文化研究可以坐在室内,在文献上研究,至著书、立说。但他不一定是一个鉴定真伪的专家,鉴定真伪是实践学,是市场经验,是收藏经验,是那些夜以继日对实物研究,痴迷的收藏家,而不是有些所谓的文物理论家。

  直白地说,现在玉作坊的玉工大多都能看出古玉或仿古玉的“老工、新工”,但他们对玉文化,或理论研究可能一窍不通;再者,我们求鉴定,也不要迷信权威部门,权威人士,高龄人士;我们首先看权威部门的专题文物收藏量,权威人士是否象收藏家那样,整天有资格接触藏品?是被动研究?还是兴趣研究?是否经常去市场研究?特别是鉴定伪古玉与年龄无直接关系,因为当前鉴定伪古玉的对象主要是近几年的高科技造假,老办法不够用了。

  这就要求我们辨证对待人和物,有些学者在某些文物领域的理论与文化研究确为大家,乃至大师,德高望重,但辨伪未必有水平,因为那是属于另一门专业技术。

放大镜是宝石研究的最基本配备。研究宝石所用的放大镜可不是福尔摩斯所用的放大镜,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一般的放大镜的倍率不够,且影像会在镜框边缘造成歪斜,因而不能用来观察宝石。

  宝石用放大镜的尺寸较小,且用了两片凸透镜,使其经精密设计后,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及无歪斜影像。市售的宝石用放大镜的倍率在10x~22x不等,其实20倍差不多已经是放大倍率的极限了,但是放大镜不能一味求其高倍率,放大倍率越高,当然可以看到较细微的细节,但同时也使其可视焦距变窄了;也就是说,高倍率放大镜能清楚观察到的物体深度,较低倍率放大镜能观察的范围为小;而若是要观察的细节,仅有一部份在可视焦距范围内,那观察起来就很辛苦了;因此,宝石用放大镜倍率选择10倍者最好,没有必要高于此倍率;若真要观察更高倍率的细节,那就只好使用显微镜。

  10倍宝石用放大镜,尺寸只有几公分大小,便于携带,让研究者即使在没有其它精密仪器的情形下,也能对宝石做初步的观察。

  使用放大镜可用来观察宝石的内含物、双折射重影和其它细节。宝石内含物是鉴定宝石种类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天然或人造宝石,可能会具有独特内含物,宝石学者甚至可以藉观察到特殊内含物而推测出宝石的产地。

  不过,这当然需具备丰富的宝石知识及经验。当观察的宝石是具强烈双折射种类时,透过放大镜由其光轴方向看过去,可看到背面的刻面线条有重复的现象,这也就是某种土法分办真假水晶的的原理:放一根头发在水晶背后,会看到两根。不过水晶的双折射其实不大,要能看到头发一分二,可得要相当大的水晶。

  具有强烈双折射而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到刻面重影的宝石,较常见的有锆石,贵橄榄石及电气石。放大镜对银楼业者来说,也是相当有用的仪器,因为钻石的净度(Clarity)分级,全美(F)及极极微杂质(VVS)的分别就是用10倍放大镜能否观察到其杂质。另外,放大镜还能观察宝石的刻面情况,裂口形状等,是相当多用途的仪器。

  使用方法放大镜的使用算是蛮简易的,先将宝石擦拭干净,再利用镊子或四爪镊子夹起,以避免沾到指纹或灰尘;观察物,放大镜,以及眼睛三者的距离都要蛮贴近的,前后调整距离以找到最清晰的效果.但是有几点要注意的,使用放大镜其实是很伤眼睛的,每观察五分钟,最好要让眼睛休息十分钟;观察时,要训练两眼同时睁开;另外,宝石的内含物,在光源的角度不同,或者不同的透射反射情况之下,所能观察到的难易度不一,需采用多种角度尝试。

标签: 玉器鉴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