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买玉网 玉器加工 187 0

玉石质地坚硬致密,是人类闲暇时掌中玩物的首选。携带和揣摩手感润泽、寓意吉祥、盈盈一握的玉器,是人的一种生理和精神需求。

中国琢玉成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7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就见玉器出土。现在出版物上得以看到的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器,只是历史长河冲到岸边的几块美玉。随着时光流逝,大浪淘沙,一定会有形制各异的远古玉器显现。

玉器蕴含着制成时代的文化信息。远古玉器朴拙的造型艺术传递出来的几千年前的神秘信息,令人浮想翩翩,痴迷不已。为迎合人们的思古、爱古、好古之欲,千百年来,仿制和臆造远古玉器之风绵绵不绝。

玉是一种石头,要测定出在一万年的时间里,石头的外形由于人工的琢磨而发生改变的年代,目前还没有科学的检测理论支撑。

加工玉器受制于同时代的加工工具。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1900年,这一段远古时代有玉器,没有文字,没有铁器。这个时期玉器加工工具是石质的,与其后铁质工具时代玉器上的加工痕迹有着明显的不同。铁质制玉工具问世后,玉器的加工更为得心应手,玉器的造型和修饰逐步趋向繁复。玉器的形制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

此文将商周之前的年代称为远古时代,将那时制作的玉器称为远古玉器。

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远古的人们使用石质工具制作玉器,旋磨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造型抽象、风格朴拙的玉器,这些远古玉器上的加工痕迹是其与生俱来的印记。

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中国辽河地区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上多有两个漏斗形孔。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陕西神木石茆遗址出土的玉器上有对着开出来的单孔,单孔上有由加工工具的锥度旋磨形成的斜坡。中国新石器时代东南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和汉水流域的石家河文化玉器,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与北方同时期玉器的加工方式和形制都不相同。公元前1319年至公元前1046年的商代晚期,殷墟出土的大量玉器上没有漏斗型孔。商周时代的玉器多为直孔,罕见漏斗形孔。商周之后,玉器上的孔型为直孔。

商周之前没有金属工具,加工玉器使用的是石质工具。商周之后除了个别地方外,都是用金属工具加工玉器。

玉石质地坚硬致密,是人类闲暇时掌中玩物的首选。携带和揣摩手感润泽、寓意吉祥、盈盈一握的玉器,是人的一种生理和精神需求。

中国琢玉成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7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就见玉器出土。现在出版物上得以看到的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器,只是历史长河冲到岸边的几块美玉。随着时光流逝,大浪淘沙,一定会有形制各异的远古玉器显现。

玉器蕴含着制成时代的文化信息。远古玉器朴拙的造型艺术传递出来的几千年前的神秘信息,令人浮想翩翩,痴迷不已。为迎合人们的思古、爱古、好古之欲,千百年来,仿制和臆造远古玉器之风绵绵不绝。

玉是一种石头,要测定出在一万年的时间里,石头的外形由于人工的琢磨而发生改变的年代,目前还没有科学的检测理论支撑。

此文将商周之前的年代称为远古时代,将那时制作的玉器称为远古玉器。

加工玉器受制于同时代的加工工具。远古时代有玉器,没有文字,没有铁器。这个时期玉器的加工工具是石质的,与其后金属工具时代玉器上的加工痕迹有着明显的不同。铁质制玉工具问世后,玉器的加工更为得心应手,玉器的造型和修饰逐步趋向繁复。玉器的形制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

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远古的人们使用石质工具制作玉器,旋磨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造型抽象、风格朴拙的玉器,这些远古玉器上的加工痕迹是其与生俱来的印记。

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中国辽河地区出的红山文化玉器上多有两个漏斗形孔。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陕西神木石茆遗址出土的玉器上有对着开出来的单孔,单孔上有由加工工具的锥度旋磨形成的斜坡。中国新石器时代东南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和汉水流域的石家河文化玉器,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与北方同时期玉器的加工方式和形制都不相同。公元前1319年至公元前1046年的商代晚期,殷墟出土的大量玉器上没有漏斗型孔。商周时代的玉器多为直孔,罕见漏斗形孔。商周之后,玉器上的孔型为直孔。

商周之前没有金属工具,加工玉器使用的是石质工具。商周之后除了个别地方外,都是用金属工具加工玉器。

玉器加工工具的材质和由此产生的加工痕迹,将玉器的制作年代是商周前还是商周后,截然分开。

远古时代北方地区在玉器上钻孔使用的钻头,长如一颗长粒米,约5-7毫米,钻头的尾部如并排着的两颗米宽,钻头尾部的旋转直径约7.2毫米。这种头尖尾宽的小粒钻头可能是金刚石。远古人使用如锯碗钻孔或木匠钻孔之类的装置,拉动横杆时,连接横杆和立杆的绳索一张一弛地裹拽着立杆快速地往复旋转,立杆顶端的硬质石质小钻头用尖顶在玉器上快速地来来回回旋磨,在玉器上钻出漏斗形的孔,钻头的棱边在整个漏斗形孔壁上留下刮磨的划痕,细密无序的旋磨纹。

远古时代北方地区的玉器多在其背后或玉器圆柱状造型的两侧对着钻出两个外大里小的漏斗形孔相通,用于穿绳。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远古时代北方地区的玉器上也有单孔的。石质钻头的短小决定了这个单孔一定要从玉器的两面分别相向着旋磨。只从玉器的一面钻孔,当玉片厚度小于5毫米时,另一面只会露出钻头前端的尖。当玉片厚度大于5毫米时就钻不透。

这一件远古玉器厚度仅为3.4毫米,从玉片的两面分别相对着旋磨钻孔以后,钻头在玉器两边的孔口上分别产生斜坡,并在斜坡上留下刮磨的痕迹,旋磨纹。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使用短小的石质钻头,在厚度4.5毫米的远古玉器上钻出一个直径5毫米左右的孔,同样需要从玉片的两边分别相对着旋磨,旋磨的结果是在玉器两边的孔口边缘都形成斜坡,在斜坡上留下旋磨纹。分别从两边旋磨钻孔时,在孔里面两边钻头的相接处,有钻头锥度形成的平接面和斜坡面的衔接痕迹。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在厚度为9毫米的远古玉器上,直径5.2毫米的单孔里面,从两边分别开钻,有锥度的钻头在汇合处留下一圈小于孔口的有斜坡的坎。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仔细看远古玉器上两个连通孔的深处,可以看到钻头在底部留下的近似于椭圆形的小坑,坑的底部是平的,这个坑是钻孔时钻头前端边旋转边位移形成的,平的孔底表明石质钻头的前端是不尖锐的。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知道了,远古时代用于玉器钻孔的石质钻头很短小,在玉器上钻一个单孔,需要从玉器的两边分别相对着旋磨。石质钻头钻出来的孔呈漏斗形状。整个漏斗形孔壁上留有石质小钻头往复旋磨刮擦的痕迹,一圈圈细密无序的旋磨纹。

再来观察北方地区远古玉器上凹处和槽沟的加工痕迹。

远古玉器上的凹形槽沟是用粗重的石质轮盘的边缘旋磨出来的,石质轮盘粗砺的边缘在远古玉器的凹形槽沟底部留下的旋磨划痕深刻而稀疏。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商周及之后年代制玉时使用的圆形开槽工具的金属表面远比石质轮盘的边缘光滑。商周及以后年代玉器上的凹处和槽底都是光滑的。再不见石质工具在远古玉器上留下来的旋磨的斑斑划痕。

在同一件远古玉器上,玉器的凸出部位靠慢工出细活的加工方法磨就的圆滑与玉器凹槽部位受制于加工工具的沉重和粗砺留下来的斑斑加工痕迹,共同组成了那个时代玉器的加工印记。远古玉器上凸处的圆滑与凹处的粗糙集于一体,成为远古时代北方玉器的特质。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远古时代的匠人使用燧石粗糙的边缘旋磨出玉器上的凹形,北方远古玉器上槽沟底部一道道历经数千年的磨砺痕迹指向那遥远的石质工具制玉时代。

远古北方玉器的加工痕迹

标签: 玉器加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