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丝古玉镯

买玉网 玉器鉴定 128 0

  自古以来玉便与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玉一直被视为吉祥的象徵。故中国人喜以玉护身及保平安。古今民间流传着血丝玉镯的传闻,但一直被认为只属于传闻。世间几乎没有人能说清楚血丝玉镯的庐山真面目。

  对于血丝玉镯是怎样形成的,民间传闻较多,但对血丝玉镯的定义又基于一致:所谓血丝玉镯颜色必须是血色,血在玉镯中须丝丝分明,更无血成砣成堆现象。血丝玉镯是在墓中形成,并且只有在风水宝地才有可能形成。而且入墓一次是不容易形成血丝玉镯的,要重复入葬几次。也就是说一只血丝玉镯是蕴含了多处地理精华和吸收了多人的尸汁精血,有灵,有魂,已非凡玉。如果上述传说是真,那一只血丝玉镯产生的概卛可想而知。

  古玉沁色是我国独有的,它的价值不可等闲视之。据报载,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外逃时怀中就揣着一块玉中之王---"脱胎",后来在路上送给追随皇室的军机大臣王文韶。"脱胎"是一块质地优良的羊脂白玉,经几百年埋于土中,饱经尸血、气浸入,出土后又佩在人身上长达百余年,受活人气息渗入,然后又入土、再出土,几次反复才形成,存世罕见。据史籍记载,一块小小的"脱胎"浸入水中,可让一大缸清水变为通红。

  玉器入土千百年后,受地下温度、湿度、压力和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产生了色彩和质地的变化,他物浸染,形成所谓的沁色。玉最奥秘的境界就是“沁色”,“沁”被作为鉴别断代玉灵魂的重要依据。沁玉是极为珍贵的,因为它的沁色丰富多彩、绚丽斑澜,故而为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爱。前人认为,“古玉器温润纯厚,晶莹光洁,尤其各种色沁之妙,如同浮云遮日,舞鹤游天,富有无穷的奇致异趣,不仅悦人之目,且能悦人之心”。 玉有吸附天地之灵气的秉性,好的古玉必须要经千百年地下的埋藏,这样渐渐会演化出各种沁色,是人和天地多重共同创造的奇葩。

  有诗云:沁色斑斓美如朝晖晚霞,清丽动人宛若出水芙蓉。我们自可从它绚烂美丽、斑驳丰富的沁色里,感受到一种来自远古的、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色彩美韵。嗜古者对沁色的多寡也有专门的雅称:“受一色沁者,名曰纯一不杂;受二色沁者,名曰黑白分明;受三色沁者,名曰三光照耀,俗称三元及第,又曰桃园结义;受四色沁者,誉为四维生辉,又名福禄寿喜;受五色沁者,美称五星聚魁,又称五福呈祥”。 据文献载,古玉有十三彩和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之说。一般五色沁即指:白色的水沁,黄色的土沁,红色的血沁,绿色的铜沁,黑色的水银沁。沁——让古玉变得千姿百态,她赋予古玉新的生命,让爱玉者如醉如痴。它让历史变得更神秘也更清晰。

  民间赋予血丝玉镯诸多的传奇色彩,导致不法商人大肆臆造,但无论如何,只要经过各种科学仪器检测,必然原形毕露(稍后附赝品鉴证图)。如何正确鉴别真假古玉,对发现和保护文化遗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质、形、工、沁是古玉鉴定的四大要素。随着科技的发展,造假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形和工本来就是人为的,五千年前的先人们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条件下都能做出来的东西,现代人也同样做得出来,而且是可以乱真的。所以重点应集中在质与沁的研究上。杨伯达先生的《传世古玉辨伪综论》中有关伪沁非常精辟的介绍“自然沁色或浮于玉表,或渗入肌理。其色深浅不等,自然生动,几无定律可循。而人工伪沁则不同,往往避硬就软,渗入石性、瑕疵、绺璺等,其瑕疵绺璺处染色特重。‘非贵非瑕’处伪沁浮于表面”。还如:“人工沁附着于器表,有的沿着绺裂向内渗透。附着在表面上的一层一般说比较薄,个别也有较厚的,像涂上漆胶片般,成片脱落后露出玉肌口。沁入绺夹缝的亦较厚”。

  下面来具体介绍这只于30多年前出土的血丝玉镯:

  玉质为褐黄色岫玉(绝产老岫玉矿。矿物名:蛇纹石),圆环形,内径6.2,外径8.3,沁色深浅不等,自然生动,几无定律可循。玉镯内外可见血丝自然分布,细如牛毛,依稀可见黑色的水银沁,黄色的土沁和白色的水沁。其包浆纯厚,熟旧感很强,非千年,玉光不会这么深沉内蕴,这是古玉的魅力所在。玉镯表面对光处皆可见老工痕迹,古朴典雅,不可多得。古玉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极具文化研究和收藏价值。(附详细图解和鉴定证书)

  欢迎依个人经验和眼力随评,互相交流学习,去伪存真。

正面

血丝古玉镯

反面

血丝古玉镯

对光面

血丝古玉镯

侧面

血丝古玉镯

内侧面

血丝古玉镯

标签: 玉镯的鉴别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