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五)

买玉网 玉器欣赏 113 0

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优质文章~本文共计1358字,阅读仅需4分钟~

琢玉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五)

老子西游图玉山子

老子西游图玉山子 清,高13.8、宽15、厚4.7厘米。质呈青白色,绺纹和黄色斑痕较多,以深、浅浮雕及阴刻手法琢成。正面琢刻古木参天的深山幽谷,远山古关隐于丛林烟云之中,蜿蜒静寂山涧的小路上,一人恭候,一老者骑牛姗姗而来,后面为捧杖童子。背面幽幽山谷中,松树茂盛,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景图。

琢玉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五)

双螭耳青田石杯

双螭耳青田石杯 清,高7.8、长径9.4、短径6.7厘米,重324克。质地为青田石,杯体为八边形。直壁略向内收,圈足外围成八边形,口沿及圈足底部阴刻扁长形回纹图案一周。杯下腹部为网格纹地,上为变形兽面纹。两侧各雕一螭为把手,前爪紧抓杯沿,嘴衔杯口,似乎正探头欲饮。螭身呈弓形,自然形成曲状可执的杯耳,后爪置于杯腹的下部,螭尾修长卷曲,盘绕在杯的外壁上。

琢玉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五)

荷叶形玛瑙洗

荷叶形玛瑙洗,高4、长10、宽9.6厘米。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移交收缴旧物。该洗形似张开的荷叶,大叶作洗身。巧妙地以镂雕枝蔓小叶为洗柄、洗底。在大片荷叶的背部阴线刻饰叶子的脉络。此类玉洗造型新异,玉洗的形制和取材的完整,巧妙而自然地结成一体,枝叶雕刻精细清晰。同类洗最早见于1974年浙江衢州市王家公社瓜园村咸淳11年(1275年)的史绳组墓中,明清时期盛行。明代以前的玉洗,口足的线条往往不直,器物的装饰线条宽窄不一,此洗口足平整规矩,纹饰繁而不乱,是清代的较好作品。

琢玉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五)

夔龙纹翡翠提梁卣

夔龙纹翡翠提梁卣 清,高18.5、最大口径4.5厘米。卣由盖、器身、提梁三部分组成,盖顶有钮,钮部雕一鸟,盖面周饰莲瓣纹。口沿下饰一周垂叶纹,上腹部雕夔龙纹,腹底部饰一周莲瓣纹。颈腹交接处有双耳,提梁以龙首衔环来连接,既灵活又美观。

琢玉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五)

翡翠自清代中期从缅甸传入中国以来,逐渐成为中国玉雕行业中与和田玉争奇斗艳的名贵玉材,由于它色彩艳丽,所以备受人们的喜爱。此提梁卣系仿商周青铜卣制作而成,纹饰精美,青白色,斑斑翠绿闪烁其间,使器物既古朴又雅致,是一件难得的玉器精品。

琢玉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五)

玉斗

玉斗 清,共四件,高6.8、口径5.5厘米。为上大下小的斗形,上宽下窄,两边有龙形耳,斗面刻有寿字。

琢玉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五)

蕉叶谷纹卣

蕉叶谷纹卣 清,高14、长径5.5、短径3.7厘米。器身分为三段,侈口,长颈,鼓腹,下为矮圈足,器外从上至下雕饰两条锯齿状飞棱,口部饰蕉叶纹,腹部为谷纹。胎体厚度适中、均匀,表面光滑,纹饰方圆规矩,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清代宫廷非常重视古铜器的收集、考据与研究,并制造了大量的玉雕仿古彝器,主要作品有鼎、簋、卣、壶等。

琢玉成器——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玉器赏析(五)

琥珀狮子(一对)

琥珀狮子 清,一对,高5.6、长11厘米。1952年解放军十九兵团移交。琥珀质,狮子为怒目直立状,造型生动。

从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玉器可见,宋元以降,玉器更加接近生活,文人的审美意识逐渐渗入玉器的造型之中。宋代玉器以中国传统纹饰为主,讲究自然细腻、纯洁高雅的文人格调,不如唐代浑厚有力,小件多精致。辽、金时期狩猎风盛,这一题材的“春水”、“秋山”玉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游牧文化风格,也颇受汉族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元代玉器在继承宋、金玉器雕琢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形成了粗率豪放的特色。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又一鼎盛时期,尤其是清代乾隆时期。明清玉器日益商品化,出现了花插、扳指等新品种。尤其是“吉祥玉”大量出现。明清玉器雕刻受绘画影响较大,表面无强烈凹凸变化,技法上继承传统,多种工艺融合,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地诠释艺术构思和审美理想。

《收藏家》杂志作者:韩建武 2015年7月刊《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宋元明清玉器》(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标签: 玉器鉴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