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买玉网 玉器欣赏 227 0

一、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特征凌家滩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中很有特点的一个文化代表,也是最忽略和不被重视的一个重要文化分支,其中的含山文化是巢湖流域一支相对独立发展的考古学文化,年代与红山文化相当,而早于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凌家滩玉器的出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一次重大发现。

同时表明,巢湖流域也是长江流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些考古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具有地方特征、地域文化特点的玉礼器和神秘的刻画纹饰,不仅表明了玉器制作的空前发展,更是反映了凌家滩区域上层建筑精神领域的内容。

其构思巧妙、形制奇特、工艺卓越,在同时代诸文化中别开生面,给人以新鲜之感。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二、凌家滩文化玉器的基本特征含山凌家滩出土的玉器以礼器为主,数量众多,品种丰富;造型独特,生动传神,制作工艺先进,琢磨精致,珍稀罕见。

凌家滩文化的玉器从实物来看,玉材以地方玉为主,多种多样,玉质温润。

凌家滩文化玉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器物,有环、镯、璜、玦和管等,以环、璜最多;还有工具和武器类的斧、钺等。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一类是特殊器物,独见于凌家滩,是只为凌家滩的贵族所制造的玉器,最惹人注目的是玉人、玉鹰、玉板、玉片、玉龟壳、玉勺、玉戈、玉龙、翼形玉器和一些动物形玉饰等,以小型的装饰器为主,都是一些高档玉制品,相当集中于南边的几座大墓中。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在我们熟知的文明起源中,红山文化被推崇至文明的曙光和萌芽,但是随着凌家滩文化的发现,中原长江流域的文明闪露出耀眼的光芒,这也是我开篇所言,认为凌家滩文化是被忽视和没有与其地位相对应的文化地位,最值得一提的是凌家滩出土了一些中国古代玉器之最,有最早的玉琮,最早的玉勺,最早最精致的玉刀,最早最完整的立体玉雕人像,最早且带有两只熊头翅膀的玉鹰,最早的片状环形阴刻玉龙,最早的玉龟,最早的长方形阴刻八角星玉板等。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三、凌家滩文化玉器的鉴赏要素在玉器的制造技术中,主要表现在成型设计上,形象比较准确,且出现了立体器物。

在玉器加工技术上,开片、钻孔、砣纹、光亮等技术较为发达,有显著特点。

与后来的良渚文化刻划线条不同,凌家滩文化玉器砣具琢玉技术的使用娴熟,有砣磨阴刻线,砣磨透雕,砣磨凹槽,砣磨减地、起凸等,颇具特色。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四、完整立雕的凌家滩含山文化玉人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时代最早且最完整的立体玉雕人像的整体形态。

整个玉雕人像为扁片状,人体比例匀称,形态神秘各异,线条流畅优美。

从整体的装饰和肃穆的表情,不仅可看出男女有别的身份特征,并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可能是当时人们的崇拜偶像。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制玉工匠能准确把握人体各部位的不同特征及人体比例,熟练运用浅浮雕、减地起凸,再结合阴线刻和高超的钻孔等技术手法,雕刻技艺精湛,刀法简练遒劲,把玉雕人像刻画得栩相如生。

五、凌家滩玉人的鉴赏要点和基本特征凌家滩出土玉人的形态分站姿和坐姿两种。

除姿势的区别外,其他特征基本相同。

玉料变质呈灰白色。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玉人大头,上戴尖顶扁圆冠,冠饰纵横阴线刻划的方格纹。

长方形脸,粗眉,长斜眼,双眼皮,宽蒜头形鼻,大阔嘴上唇有胡须,嘴、鼻微凸。

两耳宽大,耳垂穿孔,以示佩环。短颈宽肩。两臂弯曲,十指张开贴在胸前,手指触及项部。

臂腕部刻有浅浮雕弦纹若干道,以示臂环(镯)数枚或袖口。

腰部刻饰斜线纹以示束腰带,臀部宽大,双洗足上各刻出五趾,两脚并拢,腿显短,腿间琢磨镂成长条状的孔,背部有一对斜钻孔,可供系佩。

玉人的脸形和五官表现出标准的蒙古人种的特征。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从玉人的制作上,我们可以看到凌家滩文化最为精湛的几种琢制技艺;砣磨阴刻线(用砣琢出的玉人身上的各种阴刻线纹,又可分为极细阴刻线、一般细阴线、平底宽阴线、网状纹阴线等)、砣磨穿透(即用砣磨的方法进行透雕)、砣磨起凸(即减地起凸浅浮雕的手法,如玉人的鼻、嘴部位的雕刻)以及相当发达的钻孔技术。

沈华:凌家滩文化历史背景及玉器艺术特征

标签: 玉器欣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