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为保留皮色的原因是什么

买玉网 玉器知识 56 0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在80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玉器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物化象征。和田玉作为中国玉器的主流玉料,因其具有温润细腻、莹洁缜密的出众玉质,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热爱。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很多和田玉作品上都或多或少地保留着玉石的皮色。这些千变万化、色彩斑斓的皮色究竟有什么用处?人们又为什么会刻意地将其保留在玉器表面呢?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和田玉”都有皮色,皮色作为玉石的次生特征,只存在于很少一部分“和田玉”的表面。而这种带有天然皮色的和田玉,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籽料之所以保留皮色,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皮色是和田籽料的身份标志。

  俗话说:籽料无皮,神仙难断。在玉质类似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皮色,很难区分和田玉究竟是山料还是籽料。而不同种类的和田玉,其经济价值往往又相差悬殊。和田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田玉”是指无论玉石产地在哪里,只要玉石的主要矿物成分由透闪石组成,都被称作“和田玉”;

  而“狭义和田玉”是特指新疆和田出产的透闪石质玉石。新疆和田玉按产状成因又分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和戈壁料,其中又以和田籽料的玉质最为优秀。

  和田籽料玉质出众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在新疆和田地区绵延近千公里的昆仑山脉中,原生和田玉矿脉在地质成矿过程中发育较为完善;

  二是由于历经大自然千百万年的“自然选矿”, 和田籽料在自然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风蚀、水冲、翻滚、碰撞和磨擦,玉石中较为疏松的部分大多被磨掉,留下来的正是玉石的“精华”部分。

  而“皮色”正是和田籽料在自然环境中历经沧桑的“身份证明”。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是和田玉的皮色呢?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凡璞中藏玉,其外皮曰玉皮”。和田玉的皮色是指玉石在大自然千百万年的“自然选矿”过程中,玉石由于相互碰撞、磨擦形成的类似动物“毛孔”的细微表面痕迹,这就是玉石的“皮”;

  同时,由于和田玉长时间在自然环境中受到土壤和水体里其它矿物元素的沁入,从而在玉石表面形成了一层沁色,这就是玉石的“色”。二者统称为和田玉的“皮色”。

  由于和田籽料具有温润细腻、莹洁缜密的优秀玉质,从而成为中国玉器千百年来最受追捧的玉石原料,一直被人们视作玉石中的“极品”,因此在中国古代就历来身价不菲。

  随着和田玉籽料资源的日趋匮乏,现代和田籽料的价值更是高的惊人,尤其玉质出众的和田籽料,动辄就被人喊出“克千”、“克万”的感人价格。

  由于皮色是和田籽料特有的矿物次生特征,因此成为籽料最典型的身份标志,所以无论是籽料原石还是籽料玉器,人们都会刻意地将“皮色”保留下来,籍以证明玉石原料的“高贵”出身。

  其次,皮色可以提升玉器作品的艺术价值。

  和田玉皮色不仅是一种矿物产状标志,同时还可以起到美化和提升玉器作品艺术价值的作用。。

  和田玉的皮色一般分布在籽料的表面,厚度通常小于1毫米,越是色泽浓艳均匀饱满的皮色,其美观程度和质量档次越高。

  和田玉的天然皮色丰富多彩,有洒金皮、枣红皮、秋梨皮等等几十种之多,而温润莹洁的玉石搭配绚丽多彩的皮色,也让田玉更加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古往今来的许多治玉工匠,充分利用和田玉的天然皮色施以巧夺天工的艺术创作,各种结合美丽皮色的俏色巧雕将中国玉器的艺术感染力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因此和田玉的皮色往往会被人们善加利用并刻意保留下来。


标签: 和田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