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的“玉石富矿”

买玉网 玉器知识 86 0

  经济哲学的“玉石富矿”

  —《生而平等之途》评介

  十五年前的某天,忽然收到一封陌生的邮件。读信后,触动于作者的毅力和努力,回信鼓励,“容阅后再交流”。然对于似马恩《批判》体例的书稿,却难免有莫名的没信心。忙碌中,不觉就淡忘了。

  特殊时节久宅,整理书籍资料时,不经意翻出已泛黄的书稿。记起当年曾约“容阅后再交流”,下意识翻阅起来。“人不可貌相”,确实!近一月以来,沉浸其中,感慨良多。

  世界观、认识论和价值学说,能一脉相承,是经济哲学的立论基础。一种假说,作为某种可能性,其普遍性往往是不太可靠的。历久弥新的系列常识,是从最深刻的理论和最频繁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洞察简单明了的本质。博取众家之长,厚积薄发,推陈出新。摸到“全象”,不易;绘出“全象图”,很难;要让摸象专家信服,似乎更难。

  今日听闻作者已“云游”,一时无语,就让一切尽在不言中。相信有缘读到的每个人,自会有一番独特的评判。

  有缘遇见《生而平等之途》,在你决定是否要读之前,先认识下作者,听听他的心声吧。以下文字,节录于前言、后记与补记。也许过长,惟恐概括有违原意。)

  (前言)人们对末知领域的探索,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一开始总是从某一局部入手。就像摸到尾巴的人,会说“像根绳子”。摸到尾巴的人,要摸到的大腿的人来认同“大象像绳子”,反会被要求认同“大象像柱子”。各执一词地争吵,永远是誰也无法说服誰的。反过来说,只有相互指引、共同探索,才能形成对“大象”的整体认识。也只有认识了“大象”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深入研究“大象”的“尾巴”,而不至于总以为“像根绳子”。“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把“尾巴”当作“大象”,实在差得太远了。

  明眼人很容易看清盲人的谬误,只可惜在学术研究中,人们对真理的探索,也正如同盲人摸象。我们认同研究中的分工,各有侧重。即使对同一问题,也承认百家争鸣。但若是以唯我独尊、非此即彼的态度来傲视同行,往往就会死认“大象”像一根“绳子”,永远只是在真理的身边徘徊。我们从中可得到启示:在初步分工研究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共同整合,才能由局部到全貌,科学、全面地认识事物和现象的规律与本质;然后立足全局,整体把握,在所分工的领域进一步深入。

  笔者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大量品读中外经典学术著作,力求取其精华,融会贯通以推陈出新;还广泛阅读相关报刊、杂志,获取现实经济素材,跟踪学界最新成果。综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期待能博取众家之长,厚积而薄发。

  (后记)这十多年来,之所以能静下心来潜心思考,也是希望能以基础经济哲学的创新,促进社会形成理性的价值观,善待每一种生物,尊重每一个人,共存共享,实现生而平等。对普通人而言,是一张生活的“地图”,找到自己的位置,确认目标的方位,理清前进的路线。

  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以要素配套创造价值载体来满足需求、需要。价值的本质,是人需要吸收的构件成份和感知的构造方式。

  生活是有规律的的,认识、遵循规律,起码可以少走弯路;知道为什么总比想当然、碰运气要好。

  我很清楚,自己虽然付出了努力,幸运找到了好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相信,由像“柱子”、“绳子”等整合,来勾勒“象”的整体形象,再到进一步细化、明确,大概就是经济哲学创新、突破的方向。老是停留在“柱子”派、“绳子”派等各执一词、唯我独尊,则基础经济哲学就会停滞不前,有意无意被忽视。试想根基不稳,楼又能高到哪里去呢?

  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往好的方向作了初步尝试。探索进一步优化价值学说,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对完整和科学的经济哲学“全象图”。我希望十多年的潜心思考,能给人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我相信你看了这本书,联系你的工作和生活想一想,会让你有所心得的。能让你认同,就成为你新增知识的一部分;觉得道理不充分,与其费心来和我论战、批驳我,不如你去好好想想应该是怎样的,形成你自己的真知灼见。

  我这样说是很认真地,道出自己的心里话。恭维,只是制造飞沫;攻击,只是以伤害别人来体验个人快感。批评和揭露,只应针对存心误导和罪恶。就像路边的一株小树,你就享受它带给你的绿色和清凉吧。如果每个人都依自己的意愿来修剪它,绝不会更美的;只会让它,逐渐枯萎而已。

  基础经济学总不免要论及政治、政策。这些由强势阶层主导的领域,往往容纳不同意见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太多的无谓纷争,不想面对。也曾希望只是在网上匿名发表,这样才不会影响自己安宁、简单的生活。逃避是可以少一点痛苦,但并不能真正快乐。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不能呼风唤雨,洗涮所有的无奈和辛酸;但这并不能成为,逃避和无所事事的借口。

  经济哲学的研究,也是希望:为所有人脱离贫困和痛苦,实现生而平等,带给人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补记)夜深人静,在斗室读人之所感,己有所悟,遂记下,日后自己回味。一晃二十的年轮就扩展到了三十。古人云“三十而立”。作为对自己的一个交待,将过去十年来的读书笔记,初步整理成文。

  文稿近年在小范围内交流。圈外的朋友,对人有信心,而对书的内容兴趣不大;圈内的前辈嘉其行,又没信心细读。也许它的读者,只会首先是如我这般兴趣不减的业余爱好者吧。曾节录了几节放到论坛上,所幸还有几则“精华”,几人说“好文章”。而这些“片断”,多少有些“无头无尾”之嫌。加之本人上网,也多为搜读好文。自己的一点拙见,也就仅为回馈之薄礼,放诸论坛,供感兴趣的有心论友浏览。读不了,说抱歉;看得上,供参考;有所悟,可交流。仅见某一字眼或一目十行瞟一眼,就大发感慨或横加指责者,恕不回应。少数满嘴冠冕堂皇的道貌岸然者,宽以待已,严于律人;对别人“义正辞严”的指责,倒是对他自己最真实的写照。遭遇其人,有如苍蝇撞入嘴里一般恶心。个别惯喷,见识过了,还请有自知之明,不要再来丢人现眼。

  有感于太多太多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论争,几近让人麻木。本文没有对任何人的任何著作,直接给予引用和评价。每个人对所读,各有所悟,在阅读中自己理解、评判;不断在接受、修正和融合中积累,最终形成自身对社会人生的整体看法。

  读者初读本文,第一感觉可能会是太不“规范”,有些离经叛道。再往下读,读者就可能会从中体会到,诸多经典著作核心思想的另一种新意;而且读者也将从本文的整体分析和论述中,发现原本被认为对立的思想,经过去伪存真和整合后,可以相辅相成地、更全面更透彻地,说明问题和事情的本质。

  本文对社会现实和政策,没有直接进行描述和评价。既是想读者见得多了,也是不想陷入操作层面的无休止论争。相对来说,关注社会经济生活,认清原理,揭示本质,实际上就树立了评判尺度,标识了行为准则,也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以下是愚叟读后,感觉值得关注的几个论点。“玉石富矿”,有价值、待打磨。权当抛砖引玉。列位与其苛求区区一业余爱好者完美,不如寄希望于数万专家学者完善。)

  一、无限层级平衡系统论:

  任何存在的物质,包括人、生物和动物,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都是由一定的构件成份以一定的构造方式所形成的。构件成份x构造方式=系统。构件成份与构造方式,相辅相成,奥妙无穷。

  在一个复杂的物质系统内,又有多层级的构件成份和构造方式;不断向下分解,会近似于无。(如从器官、分子到基因,微米到纳米等,未来还会进一步分解。)同时,其作为一个整体,又在所处的上一层级系统中,作为其中一个构件成份;不断向上扩展,会接近无限。(如从个体到社会、世界,从地球到银河系、N光年之外,将来也逐渐更全面深入认识)。系统的稳定性往往表现为力或能量。基本构件(如分子、原子等)的分解通常会释放力。构造方式的改变往往需要外力的介入、推动。当我们对一个所研究的系统迷惑不解时,往往是还有一些基本构件没有被发现、认识,相应的构造形式也会是不完整的。由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我们可以推断:系统内各构件规律性的平衡,是保持构造稳定的关键。

  科学研究的发展,总是先从各自局部“摸象”,再到整合绘出“全象图”,最后分工合作整体深入的。

  二、进一步深化了“价值学说”

  无限层级平衡系统论的世界观,能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人和社会,深化经济哲学理论。

  新生儿的构件成份和构造方式,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人的基础构件成份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中,则需要从体外不断吸收具有一致性的构件成份。一致性的差异过大,则会改变器官的构造方式,使人发生“病变”。从而又需要吸收对应的构件成份,以改良或消除不一致的构件成份,使构造方式恢复正常。

  人也需要避免受到外力的伤害,否则会损坏构件成份,破坏正常的构造方式。

  人有发达的大脑和丰富的感觉,可以感知、复制异型一致的构造方式,对外界的人、事和物对应形成特定的感觉和记忆。以脑细胞为构件成份,来异型一致地复制其构造方式;并能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构造方式。

  人需要吸收的构件成份和感知的构造方式,我们称之为价值。

  人、生物和自然物质,都可以直接或间接成为价值的来源。我们称之为价值要素的载体,简称要素。相应的分为人力要素、生物力要素和自然力要素。

  要素必须经由人类劳动,按一定的需求型态配套,才能创造出相应型态的价值载体。我们所说的“劳动创造价值”,其实质是强调一定型态的人力要素及其参与配套,也就是俗称的“劳动”主导创造相应型态的价值载体。自然力要素和生物力要素,可以说没有人力要素与之配套,是不能被选为要素,更不可能成为价值载体的。人是主动的,起决定性作用。即使是空气,它首先也是要素,只有被人吸入其呼吸系统后,才可视为价值载体;氧气溶入血液,才可视为价值。但这并不是说自然力要素和生物力要素,无足轻重;相反,人进化于自然和生物,是无法独立于自然和生物而存在的。人类的人力要素构件型态和构造型态,首先是分别以吸收和复制的方式,来源于自然和生物。“物质决定意识”,一定的构件型态,往往决定所能形成的构造型态。人因此也具有自然性和生物性。但人的先进性又体现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吸收和复制后再经过配套和创新,产生更高型态层级的人力要素。然后又以自然力要素和生物力要素为构件型态,以能量改变其原有构造型态,来复制新的人力要素构造型态,亦即人所需求的型态,创造出新的价值载体。价值载体被消费后,余下的构件被分解,通常又可循环利用;作为物化要素,参与新一轮配套。物质不灭。人们购买时,暂为非人力要素而支付;消费完后再利用,基本又可收回。

  我们可以看出人类价值需要的满足一般经过如下过程:明确所需要的价值型态——确定所需求的价值载体型态——确定创造价值载体所需的要素型态——拥有相应型态的要素——配套创造相应的价值载体——使用价值载体来满足对价值的需要。

  现代社会又进一步分工和合作:创造社会需求的价值载体——实现交换价值——分配交换价值——消费自身需求的价值载体。

  人类所有的活动(行为和关系),可以说都是以满足需求和需要为出发点的。人类活动(行为和关系)的总称,就是广义上的经济。狭义的经济是人类利用要素配套、创造、交换、分配和消费价值载体,来满足人类需求、需要的行为和关系之总和。

标签: 玉石知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