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买玉网 玉器品牌 103 0

汉代的墓葬很多都被盗掘,这也是文帝霸陵被发现后成为重点保护的关键;

在考古历史中,汉代的狮子山汉墓,满城汉墓、定州刘畅墓,马王堆汉墓,彭城王墓、大云山汉墓、包括最近挖掘的海昏侯汉墓等等,但是这些都不属于帝王级别,而属于诸侯王或侯的墓葬,广州南越王的墓葬发现,对考古史的意义也是极大的,他虽然与汉王级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一个诸侯国的墓葬,这个等级也是颇高的,而这位赵昧的身平,就要从他的爷爷赵佗说起了。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一、汉代南越王历史背景汉室江山,诸侯国几乎都是刘姓的天下,独独偏居一隅的南越国,国王却姓赵?而且还不是刘邦的造反兄弟,他生于公元前240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将领。作为一个前朝遗臣,却能成为一方诸侯?想必也是具备一定的胆识和谋略的。

公元前219年,赵佗年轻有为,受秦皇嬴政指令,跟随秦将任嚣一起带领50万军队南征,扫荡百越之地,打了10多年,最后付出20多万秦军性命代价,拿下百越之地,建立了大秦三十六郡之中的南海等郡县。

统治南郡后,赵佗已经成为南下干部当中的主心骨,本来是要凯旋回秦,衣锦还乡的,但是不料得到秦皇驾崩的信息,又看到秦二世昏庸无道,公子扶苏的下场,特别是秦亥管理天下的方法与始皇嬴政大不一样,各地诸侯纷纷抱怨,百姓也苦不堪言,各地都有反抗和起义,赵佗就决定先不急着返回秦宫,留待南越静观其变,看看事态的发展,再选择合适的时候再回去复命。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在率军镇守南越的管理过程中,将秦军与驻军所在地的居民进行融合,因为很多秦军都是从佃户中抽排的士兵,本身就是农户,教当地人们关于农耕种植和耕作,并积极推进汉化政策,传播中原文字和地区的文化思想,鼓励秦军与当地居民通婚,把南越地区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非常好。

在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天下之时,也就是公元前204年,汉高祖三年,赵佗也将征服下来的百越之地,独称南越国,自诩“南越武王”,刘邦得知后,因汉室江山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也不想再燃战火,于是派陆贾前往南越说服,赵佗也深知一旦交战,后果两败俱伤,同意归附于汉,成为汉朝的藩属国。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而我们在1983年发现的这座南越王墓葬,其实就是赵佗孙子,南越国第二位国王赵昧的墓葬。

赵佗的传奇有很多,一个就是他是目前最长寿的一位君王,据说活了104岁,在汉武帝的建元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37年才去世,熬的江山都要传给孙子,也就是我们发现的这位“南越文帝”,还有一个传奇就是赵佗的墓葬至今也没有被发现?是早就被盗?还是一直没有找到?关于他活了一百多岁的传奇是否真实?可能这个谜团需要等到将来才能解开了。

我们知道,汉时南越国一方面是国力丰厚,有足够的实力追求奢侈的葬礼规模,另一方面,每一位君王都害怕自己的墓葬被盗,也都采取了很多的手段和方法,传说中,赵佗生前害怕有人盗墓,为自己选择布置了几十个遗冢,而他死时,孙子为他举办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葬礼,安排了四支一模一样的送殡队伍,最后谁也不知真实的墓葬到底在何处?

千百年以来,各种盗墓贼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赵佗的墓葬,毕竟作为一个开国之君,长寿之王,墓葬里面的陪葬财宝,是很多盗墓贼的梦想天堂。

特别是到了三国时期,天下又一次开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拥兵自重,我们熟知的曹操便是有名的“摸金校尉”,这也是他们募集军晌最便利的方式之一,还有一个就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当时占据着江南吴国属地,为了得到传说中的那些殉葬财宝,特地派遣了5000人在岭南地区寻找赵佗之墓。不过,千辛万苦地探寻,始终没有发现,最后发现了南越王国的一个重要墓葬,打开以后才知道是第三代君王赵婴齐的墓葬,赵佗的墓葬便一直成为谜冢,至今也没有发现。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这次的墓葬发现也是具备一定的偶然性,1984年在广州象岗山修建房屋,发现很多墓葬,在最底下发现巨石覆盖的王级墓葬,从中发现“文帝行玺”和“赵昧”金玉印,证明此墓是南越王第二代君王墓,也是国内考古行动中第一次发现帝王印。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南越王墓也是目前国内考古正式挖掘的一个君王级别的墓葬,虽然与历史上汉代的帝王墓有差别,但是此墓中出现的很多玉器都是我们国内研究汉代玉器的顶级资料,也是我愿意花费几期的笔墨来详细描述的一座文化遗产,这个墓葬中还充分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汉代帝王级别的玉组配饰,让我们对汉代组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二,玉组配的文化背景及艺术特征组玉佩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山顶洞人的原始装饰。我们通常都将西周的玉组配作为佩饰的顶尖装饰手法,从这个墓葬中让我们知晓,西汉组玉佩的组合形式一般比较简单,但像南越王组玉佩这样复杂、组件繁多的实属少见。墓葬中完整地出土了三套玉佩,从复原的组玉佩来看,无论是整套的组合形式纹饰的和谐搭配,还是配件的雕琢技艺,它的造型艺术和纹饰装饰艺术,均达到了几乎近于完美的境地。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到了东汉时期,组玉佩的出现开始骤然衰落。

虽然在考古现场偶有发现,但是基本已经濒于消失,到了魏晋时期及其后完全绝迹。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三、显贵身份的组玉佩鉴赏要点和基本特征南越王墓共出王组玉佩11套,是已知汉墓中出土最多的一座。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这11套组玉佩,分别发现于墓主、其夫人及殉人身上。以墓主和右夫人佩挂的组玉佩最讲究、富丽。组玉佩一般由数枚精致的玉雕饰品组成,有的还杂以其他质料的珠饰等。

墓主玉衣内胸腹部的组玉佩,由32件各式质料的饰品组成,以玉质为主,有双凤涡纹壁、龙凤满纹壁、犀形璜、双龙蒲纹璜、套环等主件,配以人形饰、壶形饰、兽头形饰、玉珠、玻璃珠、煤精珠、金珠等辅件,穿缀成色彩斑澜的组玉佩。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其中的璧、璜是主干,而龙凤涡纹壁、犀形璜为汉代玉雕中的精萃。

龙凤涡纹壁的内层透雕一奔龙,姿态雄健。壁内两面满饰排列整齐的浮雕勾连涡纹。壁外两侧各透雕一风,双凤呈对称的葡匐攀援回首状。此壁龙凤采用的是剪影侧面造型的手法,构图丰满、布局对称、虚实和谐。既有立体感又有中心感。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龙凤纹构图,讲究对称平衡,但龙必居中,龙体矫健。凤为附属,凤姿妩媚。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透雕犀形璜的塌脊如鞍状,吻、尾向上翘卷呈璜形。犀身正反两面均饰浮雕涡纹,关节等细部以减地、细线琢刻,表现了肌肉的质感。

犀身外沿起边线,加之采用了侧面造型的手法,使轮席线突出,形象逼真。构图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对称平衡,表现出标新立异的风格。

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南越王国玉器的特点

标签: 玉器饰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